由鸿海科技与裕隆集团合资成立的鸿华先进,最早在 2021 年 10 月鸿海科技日率先推出 Model C 纯电SUV的概念版本,当时就确立 Model C 后续将成为纳智捷未来推出纯电中型量产SUV的「样本参考车」。而后续 2022 年鸿海科技日更推出 Model C 纯电SUV准量产版样式,纳智捷还在期间首度展开其市售版本纳智捷n?的预售,车名命名原意为超越 7 次方的无限纯电潜能。
采用以风塑形外观,前后皆采贯穿式视觉
我们此次第一篇先来带读者一览 n?量产版在整体内外铺陈、以及产品动态的表现。首先外观部分,其实此次实测的 n?亮点版,大致承袭最早 2021 年亮相的 Model C 概念车,在涂装上则为目前车系唯一的 Two-Tone 车色永昼白双彩,其余的单色选项则有永昼白、星夜蓝、钛空灰,总计全车系有 4 种车色可选。试驾车搭载的永昼白双彩,带来悬浮式车顶的视觉,笔者认为增添不少时尚的氛围。
尺码方面,n?的车身尺码长宽高为 4,695 x 1,895 x 1,625mm、轴距为 2,920mm,相较纳智捷现售的燃油 7 人座SUV URX Neo,n?虽然在车身长度短了 25mm、车高少了 130mm,但车宽宽上 69mm、轴距则多出了 200mm,形成纯电平台平整容纳电池组的空间与视觉比例。
在外观部分,纳智捷 n?强调采用 LuxAero 空气力学造型思维,造型上延续纳智捷「AeroSculpture 以风塑形」的空气力学设计理念,所以我们不仅在车头厂徽处下方可看到导流气孔造型,其还延续到前方机盖处亦有 S-Duct 车头导流设计,至于前保杠下方则配置梯形前气坝、搭配两侧通至前轮拱的 Air Curtain 导流气帘,甚至气坝处还配置 Active Grille Shutter 智能可变进气系统,让车辆能在低速开启气坝导流散热、高速则逐步关闭降低风阻,车内相关荧幕信息更可显示其 AGS 系统开度。
n?亦在车头车尾皆强调头尾呼应的贯穿式视觉,车头处标配飞翼式 LED 头灯组含序列式方向灯,其头灯组还搭载 AHB 自动远近光灯切换配置,不过尚未采用更高阶的智慧防眩遮蔽头灯。
车侧方面,n?则藉由车身前后的黑色轮拱、加上亮点版的悬浮式车顶设计降低视觉厚重感,车侧更有从前门一路上扬延伸至尾灯组处的钣件摺线设计、搭配后轮拱外扩造型,车门前方处则有降低视觉死角的三角窗、搭配后置式的后视镜设计,车侧下方在试驾车上则追加选的黑色侧裙饰板配置,充电孔则位于车身右前侧叶子钣、并配有充电指示灯与照明灯。轮圈全车系皆为 18 吋低风阻切削设计,但亮点版则改为银黑双色涂装,配胎为尺寸 225/55 R18 的 Bridgestone 国产电动胎 Alenza 001 ,主要着重在低滚阻、高能源效率表现。
车尾部分,此次试驾的高阶 5 人亮点版则在尾门中央追加 LED 贯穿灯条、原厂称之为「贯穿式地平线尾灯组」,高阶亮点版更搭载不可开启的全景玻璃车顶,尾翼上方更配有灯带式高位柔光第三刹车灯,方向灯未像头灯采用序列式灯源。亮点版还具有无段式记忆的电动尾门含离车上锁、12 颗停车雷达。电动尾门并没有提供脚踢感应,但智慧电动尾门功能让驾驶可带着智慧钥匙靠近车尾门 50 至 100 公分处 5 秒后、就会自动打开尾门。
科技化座舱功能丰富,纯电平台带来宽敞后座空间
进入车内前,n?并不像许多车款配置的传统 Keyless 系统,在车门把处皆未有传统解/上锁键,而是可以设定为靠近解锁、离开上锁车门的模式,交车后会配置 1 把蛋形 UWB 无线感应智慧钥匙、以及 1 张 NFC 感应式卡片钥匙,UWB 无线感应智慧钥匙的解/上锁模式如前述所提,而卡片钥匙则是需要对车门把中央感应、才能进行上锁或解锁。n?车内无传统启闭按键,只要坐上驾驶座就会开启电门与空调,使用蛋形钥匙仅需踩刹车就能发动、排入 D 档就能移动,P 档则与手刹车同步整合;而 NFC 感应式卡片钥匙则须在驾驶座左侧出风口下方感应、踩下刹车就能发动车辆,未来纳智捷更会导入类似特斯拉等品牌的手机数位钥匙,让车主透过 LuxClub App 就能解锁/启动车辆,App 包含车辆控制管理/实时保母/充电服务等 3 大功能,可远端掌握车辆电量、解锁车辆、遥控开启冷气等。
n?导入 LuxConnect 数位科技座舱概念,标配 12.3 吋数位仪表、15.6 吋中央直立式触控荧幕,入门纯粹版就标配无线 Apple CarPlay 与无线 Android Auto 连接,甚至配有 4G T-Box 车联移动网络机能、AI 语音行动助理,高阶亮点版更内建导航王供应的车载充电地图图资。全车系未来也会带来 OTA 智能远端更新更新服务。空调部分也搭载可常驻开启的维持模式、露营模式、宠物模式。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试驾车部分功能如手机 App、联网与 OTA 功能尚未开通,尚无法进行上述功能体验。但在手机连接部分,两大手机平台连接后皆可以全荧幕满版显示地图、分辨率亦有一定水平,只是会因应荧幕呈垂直显示。而 AI 语音行动助理则可以方向盘按键、或「Hi 小纳」唤醒词唤醒,其实测下可开关前座两侧车窗、调整空调温度等,甚至还能依据声源位置开启该侧车窗。
入门车型需选配、亮点版标配的车载充电地图,其图资为半版荧幕显示,具有 3D 立体图像、但整体风格与缩放流畅度未像 Apple 或 Google Map 新颖,另外还具有电量详细信息读取、剩余续航可行驶范围、以及附近充电站列表等信息。只不过目前充电站信息仅有地址,尚未整合该处充电站的功率等详细规格、而且也未有目的地电量预估功能,未来交车后车主们目前多半还是需花点心思自行推算续航范围,并搭配 Plug Share 等充电站信息 App 进行规划。
笔者认为相当不错的功能则为前述 3 种空调模式,尤其宠物模式与露营模式还会因应荧幕的日/夜间设定,相对应呈现狗/猫、帐篷/营火等视觉,宠物空调模式开启后中央荧幕更会搭配图示/文字进行示意温度,以避免车外其他人员不必要的担忧,若未来荧幕能透过 OTA 加入更多图样的客制化设定,甚或是加入车辆静止时的串流影音娱乐、游戏等,笔者认为会更为贴心。
原厂 3 种空调模式说明
维持:按下“维持”按钮时,系统将进入空调保持模式,此时空调控制界面进入锁定画面
宠物:按下“宠物”按钮时,系统将进入宠物空调模式,此时空调控制界面进入宠物模式锁定画面 。宠物空调模式操作界面会搭配图示 / 文字进行示意,以避免其他人员不必要的担忧;宠物空调模式下可额外进行“风量调整”、“风向调整”、“同步”及“内气 / 外气循环”的操作。
露营:按下“露营”按钮时,系统将进入露营空调模式,此时空调控制界面的所有功能均可正常操作。露营模式开启时, LuxConnect 会跳出“车辆保持启动直到电池电量减少至 20%。防盗警报器与离车后自动上锁将被停用。”的提示讯息。
中控荧幕界面上,如车辆控制、空调、音量等快捷键会长驻于下方,少了回到主画面的快捷键,但荧幕有类似手机的下拉式通知选单、具有环景快捷等功能。主画面则有车锁、电动尾门、防盗座椅等控制,下方的区块还可类似手机一般客制化移动或删减,只是上述逻辑需花时间适应。
在车辆控制选单部分,则依序有常用控制、能耗、充电、灯光、辅助驾驶、安全、服务、软件等选项,其中「能耗」选单当中,其可显示包含 AGS 开度、空调、动力的实时耗电功率,但选单下方仅能显示短期的能耗曲线趋势,还有自充电或开始驾驶时的电量变化,没有长期的能耗统计结算。
12.3 吋数位仪表的左侧能耗数据,目前也会因为驾驶每次开关门下车后重置,数位仪表的视觉变化也稍微少,右侧则可透过方向盘星号键长押 1 秒切换音乐、或 TripA/B 小计里程信息。星号键另可设定为快速切换驾驶模式之用。
「充电」选单中则较为丰富,除可读取电量,还能设定充电上限、AC 慢充充电电流、充电排程与离峰充电。全车系皆标配 V2L 车外供电机能,但须搭配额外选购的 V2L 转接器才能使用,V2L 转接器支援最高 1,800W 的供电,车内则不会有内建 V2L 电源插孔,选单更可设定 V2L 最低放电电量为 20%、以及供电时间。「辅助驾驶」选单则为垂直排列,每次发动皆须重新调整设定,稍微不便一些,若能记忆驾驶人设定会更佳。而 n?采用握感厚实的平底式方向盘,左右两侧具有驾驶辅助、多媒体控制键、动能回收控制,排档杆为方向盘右后方怀档式,在中央鞍座下方则有开放式置物空间、USB-C/USB-A 充电孔、照明灯,亮点版更具有 15 瓦手机无线充电。
其余内饰铺陈部分,n?大部分皆为黑色软质或硬质素料搭配些许皮质铺排,若后续能追加 Model C 高阶参考车的木纹饰板、气氛灯相信质感会更为提升,中央出风口风量与舒适度皆够,双闪灯则类似特斯拉置于车顶阅读灯处。方向盘为纳智捷首度加入 4 向可调,双前座椅在亮点版皆配有电动椅、甚至还搭载双前座通风椅,但驾驶座为 8 向调整、副驾驶座仅为前后与倾角的 4 向调整,驾驶座还附有 2 组记忆功能,不过双前座皆没有腰靠调整。全车系配置的 SEAS 沉浸式 7 声道音响整体表现符合水平,荧幕中也提供多元的 EQ 音效调整。
后座方面,5 人座车型就提供第二排座椅 2 段倾角可调机能,但 7 人座还追加第二排前后滑动、更多段倾角调整。5 人座以笔者 178 公分乘坐下,膝部空间约为 2 拳半,头部空间算到顶蓬为 1 拳、算到玻璃车顶为 7 指,空间表现算是相当出色。行李容积部分,5 人座车型未倾倒前为 662 公升,全车系皆标配 36 公升容积的前行李厢。亮点版车型还标配行李厢平整化组合,除可将底板下潜外,更具有防水收纳盒配置。
230 匹后驱带来全新纯电动力体验,电池低重心与车身刚性出色
n?亮点版搭载 CATL 宁德时代供应可用容量 57.73kWh 的 LFP 磷酸铁锂电池,并仍旧是主流的 400V 电压架构。在搭载由 Nidec 日本电产供应的单马达后驱组下,最大马力为 230 匹/ 172 kW、最大扭矩为 340牛.米,原厂强调静止加速破百公里约在 7 秒内,此次试驾的 5 人座版 NEDC 续航为 505 公里,7 人座车型的 NEDC 续航里程为 489 公里,至于两者续航约差距 16 公里。车重部分 5 座版为 1,935 公斤、7 座版为 1,975 公斤,两者相差 40 公斤。
行车模式则有 Eco/Normal/Sport 共 3 种可切换。n?车系也标配 5 段回充可调,透过方向盘左右两侧+/-按键可切换,并分别为 LV0、LV1、LV2、LV3、LV4 几个段位可调整,数字越大其回充力道越强。任何 1 个段位下长按「+号」键 3 秒钟、就能快速进入 One-Pedal 单踏板模式。悬挂设定为前麦佛逊、后 5 连杆,并有搭载四轮碟刹配置。
One-Pedal 单踏板模式在较为平面的道路时放开油门可完全减速至静止、但车辆不会进入 Auto Hold 咬住刹车状态;不过在缓斜坡下降状态下,其油门完全放开后车辆仍会时速 3 公里向前蠕行、这时就需要踩下刹车将车辆刹停。
将 n?开起来后,其实大致感受与先前在鸿华先进于宝高科技园区的感受相似,透过不俗的车身刚性设定,加上在车身底盘中央下方平铺电池组,让 n?的车身在大部分路况都维持相当稳定的动态。而且比起过往许多市面上的后轴单马达电动车,n?也在车身前后配重上控制得宜,即便目前是仅有后驱单马达设定,一般直路行驶不会有太明显「前方头轻后方脚重」的感受,并不会觉得前轴少了 1 组马达或重量带来的浮动感,反倒是透过国产SUV少见的「后驱」配置,让车头有较为轻盈的感受。
至于最为猛烈的 Sport 模式,建议不少日后交车的车主,可在习惯电动车输出特性后再使用,其充份发挥电动车低速实时供应低扭的特性,可说是在低速瞬间就能发挥过去在 3.0 升自然吸气SUV都难以比拟的 230 匹输出,基本是一踏上油门,约 4 分之 1、甚或是 6 分之 1 的开度,就会从后方有明显的推劲,主观感受上比起同样为后驱单马达的大众 ID.4 Pro更为强劲。而 U-CAR 试车组也在封闭场域实测 n?的时速 0~100 公里加速,关闭冷气、关闭 ESP 后搭配 Sport 模式,2 次实测分别为 6.688 秒、6.815 秒,平均下来亦是 6.715 秒,确实落在原厂宣称的 7 秒内,大致与特斯拉Model Y RWD(256 匹)的 6.9 秒为伯仲之间。
高速的再加速部分,其实 n?也没有许多一般电动车高速加速较为衰退的特性,在超过时速 100 公里后的再加速依旧有一定的冲劲,马达运转的模拟声浪会较大一些。
先前笔者提过在宝高园区中低速的隔音主观感受上不俗,轮噪抑制出色,实测后座 60 公里中低速确实也落在 68~69dB 上下;n?到了高速时撞风面积较大、也并没有双层隔音玻璃设定,主观感受上风切声会较大,但由于轮拱隔音与轮胎滚噪有一定水平,实测时速 100 公里左右分贝大多落在 75~78dB,整体表现仍在水平之上。
转向部分 n?方向盘低速相当轻盈,但转向上有一定的虚位,需要转打较大角度才会有反应,不过整体指向还算中性;而高速时方向盘辅助力道也会减少、转打上更为紧致,加上切换车道时的支撑性不俗,给予驾驶者信心。高速时行车稳定性在经过伸缩缝、碎震的抑制亦出色,舒适性并没有因为电池多出的重量有减损。低速悬挂初段反馈虽偏硬朗一些,但长行程悬挂在后段也能迅速吸收掉震动带来的不适。
熟悉动能回收特性,可带来更顺畅的山路驾驭
在山区弯道的动态方面,n?受制于先天的SUV与长行程悬挂设定,侧倾会略大一些,但悬挂后段仍有一定支撑,尤其电池组重量带来低重心,让车身有稳如泰山的感受。不过 n?的后驱特性在山道表现不会太过突显,一般速域后轴都相当安定,轮胎抓地力在水平之上、ESP 也会实时介入,而中低速方向盘转打角度要较大,驾驶在弯中可依据弯道幅度进行些许转向修正,方可带来中性的指向性表现。刹车制动力道则是在后段相当充足,若熟悉动能回充特性,山区下坡可利用 LV4、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