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成长:海归博士选择上海,三年参赛估值飙升

栏目:精选   作者:樊华    发布时间:2023-11-28 14:40   阅读量:11972   

2023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星猿哲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移动双臂装卸机器人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它能在紧凑空间里准确、高效地装卸货物,取代繁重的人工卡车装箱卸货工作。

星猿哲成立于2018年,由海外名校博士周佳骥、俞冠廷和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邢梁立博共同创立,如今已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这家企业落户闵行区零号湾,2019至2021年连续参加“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不仅获得3次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资助,还完成了5轮融资,成长为估值7亿美元的“潜在独角兽”企业。

落户上海享“全过程创新”服务

作为星猿哲科技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周佳骥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2016年国际顶尖机器人学会议ICRA的最佳论文奖。2018年,他和另一位机器人专业博士俞冠廷打算回到祖国,创立一家推进机器人自主感知与操作的企业,用创新的机器人和传感技术给生产带来变革。

选择哪个城市呢?创始团队决定落户上海,因为这里科研人才多,又地处“江浙沪包邮区”,在上海建立公司总部,便于与物流大企业合作,为物流行业提供各种更智能、更柔性的机器人解决方案。

在上海市科委介绍下,星猿哲研发总部落户闵行区零号湾。这里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在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落户零号湾后,星猿哲很快吸引到来自上海交大、浙大、卡内基梅隆、发那科、高通、华为等顶尖高校和领军企业的人才,充实了研发团队。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也进展顺利,公司以上海为总部,在苏州、深圳等地设立分公司。2018年底,星猿哲推出了应对多品类混杂商品的播种自动化拣选工作站,应用于一家物流大企业的苏州仓库,机器人拣选效率达到人工的1.5倍以上,且无须事先采集任何商品信息。

除了研发人才和企业客户,上海还能为硬科技企业提供财政资金、金融资源和人才项目,通过“全过程创新”服务助企业成长。

“我们连续参加了3届大赛,每年都带一款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作为参赛项目。”周佳骥介绍,无论是播种机器人,还是拆零拣选机器人和拆码垛机器人,都得到了评委好评,使星猿哲连续3年成为“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优胜企业。

构建创业全程政策扶持与服务链

官方赛事的“背书”,给企业融资带来了利好。参赛期间,受到投资机构关注的星猿哲完成了A轮、A+轮和B轮融资,快速成长壮大。公司研发团队负责人还多次获得科技启明星、浦江人才计划等上海人才项目支持,这些项目也为公司研发提供了经费。

在政府支持、社会资本资助下,星猿哲已研发出3D视觉传感器及视觉软件、机器人运动规划算法和夹具设计等前沿技术。这些产品除了用于物流和电商行业,还广泛应用于汽车、锂电、铸造、医药等诸多行业。在3D视觉引导拆码垛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星猿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一。

“3D视觉是一种相对新的技术,还处于技术快速迭代的早期阶段,市场渗透率不到5%,所以3D视觉产品未来的增长空间很大,增速也会非常快。”对于公司发展前景,周佳骥充满信心。目前,星猿哲有3款产品入选了《2023年度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公司业务覆盖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科委负责人表示,像星猿哲这样的硬科技创业企业在上海为数不少。为扶持这类企业发展,上海正强化“全过程创新”服务,围绕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创新需求,构建并完善了从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到科创企业上市培育等政策扶持与服务链。“科技人才从开始创业一直到公司上市,在各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支持,享受到科技创新券、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等政策工具带来的利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新内容

ad

热点内容